在洛杉矶农贸市场深处,经营近80年的Kip's Toyland正面临史上最大危机。这家经历过二战、经济衰退和新冠疫情的玩具店,如今被特朗普政府对华征收的145%关税逼入绝境。"我们就像被绑架的人质,除了接受别无选择。"第三代店主唐·基珀(Don Kipper)紧握着供应商的涨价通知函,声音里透着疲惫。
关税飓风席卷产业链
作为美国玩具零售业的缩影,Kip's Toyland货架上80%商品来自中国制造。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,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玩具总值达134亿美元,这一数字背后是过去25年逐渐转移至中国的完整产业链。如今145%的惩罚性关税如同飓风,瞬间摧毁了脆弱的平衡。
"请系好安全带,涨价潮即将到来。"基珀向CNN展示的供应商信函里写道。某家为圣诞季供货的厂商已暂停生产线,另一家要求立即批量采购以规避关税生效后的价格飙升。这对库存能力有限的小型零售商无异于致命打击——基珀的仓库仅能维持常规库存的10%。
产业空心化埋下隐患
这家始于1945年的老店见证着美国制造业的变迁。当基珀的父亲——二战飞行员厄文·基珀在洛杉矶开设首家专业玩具店时,美国本土还生产着Slinky弹簧玩具等经典产品。如今货架上唯一的"美国制造"只剩宾夕法尼亚生产的Slinky,其他如Marx、Ideal等老牌厂商早已倒闭或被收购。
"在中国建立完整的玩具制造体系需要25年,而在美国重建至少需要5年。"独立玩具分析师克里斯·伯恩指出。即便重建成功,美国劳动力成本(时薪约20美元)和监管成本将使玩具价格上涨30%-50%。对于均价20美元的玩具,这意味着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将变得遥不可及。
消费者用脚投票
在店铺里挑选20美元消防车模型的母亲艾瑞·施瓦茨坦言:"如果涨到30美元,我们只能减少购买。"像她这样的中产家庭正转向Facebook二手市场或玩具共享社群。另一位家长切尔西·科卡更直言:"减少物质消费根本不是我想解决的问题,我们会选择动物园年票替代玩具支出。"
这种消费转变正在加速实体零售的死亡螺旋。虽然基珀仍期待那些寻找生日礼物的"最后一刻父母",但数据显示美国玩具实体店数量已从1990年代的8000家锐减至2023年的不足2000家。
历史与现实的撕裂
橱窗里1947年首售的Slinky弹簧玩具,与货架上中国制造的乐高积木形成鲜明对比。这家坚持不卖电子玩具、鼓励儿童触摸体验的老店,在电商时代本已是"活化石"般的存在。如今关税危机让基珀陷入两难:涨价将流失客源,维持现价则面临25%的毛利率缩水(据行业平均数据推算)。
"当孩子们再也买不起木质拼图,当生日礼物变成奢侈品,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家老店。"基珀抚摸着父亲从战俘营带回来的首件商品——一个意大利布娃娃,橱窗外的洛杉矶夕阳正缓缓沉入太平洋,仿佛某个时代的终章正在降临。
股票如何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